- CO与PdCl2(氯化钯)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金属钯粉末?
- 5%磷钼酸乙醇溶液怎么配?
- pdcl2溶液是什么颜色?
- 一氧化碳和氮气谁更易形成配位键?
- 三元催化器里一吨能提炼多少钯金?
- 异酯工艺流程?
- 氧化钯什么颜色?
CO与PdCl2(氯化钯)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金属钯粉末?
反应物是氯化钯(PdCl2)、CO和水,生成物是钯,二氧化碳和盐酸,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属于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PdCl2+CO+H2O=Pd+CO2+2HCl;还原.
5%磷钼酸乙醇溶液怎么配?
磷钼酸属于一种络合物,有腐蚀性,有酸的通性,与一氧化碳以及氯化钯混合后变蓝,可以以此来检验一氧化碳。
5%磷钼酸乙醇溶液怎么配呢
首先称取5克磷钼酸,溶于95克无水乙醇,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主要用作氧化—还原催化剂 如直接氧化甲烷为甲醛、丙烯氧化为丙烯醛 丙酮、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等,还用于丝和皮革的加重剂。制备有机颜料的原料,分析试剂,作检验生物碱、尿素、黄嘌呤、肌酐、 铵根、 胺,和某些金属作用,用于微量分析测定锑、铈、铜、铊和钒。与苏木色精同用于神经染色,也用于缓蚀剂,高速公路路标的颜料。
pdcl2溶液是什么颜色?
二氯化钯,化学式PdCl2。分子量为177.33。深红色晶体,密度4.0克/厘米(18℃),易潮解,溶于水、氢溴酸和丙酮,约在500℃时分解为钯和氯气。
二水合物为深红色吸湿性晶体。由海绵钯在氯气中加热至红热状态而得。用于电镀及检验微量的一氧化碳。易溶于水、盐酸和丙酮。
一氧化碳和氮气谁更易形成配位键?
一氧化碳比氮气的配位能力强,一氧化碳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例如羰基锰、羰基镍,羰基钴、羰基钯等等。
氮气因为其三键键能非常高,键长很短,其配位能力很弱。一氧化碳和氮气具有等电子的结构,因为氧缺两个电子,可以形成一个碳氧双键,此时氧上有孤对电子,碳上既有孤对电子,又有空轨道。于是氧的孤对电子就进入碳的空轨道,形成类似于氮气的三键结构。由于氧提供了一对电子,进行了共用,因此一氧化碳的结构中,氧带正电而碳带负电,使碳的孤对电子的配位能力远远超过氮气。
利用这种性质,开发了很多的羰基化催化剂,用一氧化碳大量合成各种化学品。例如醋酸和醋酐等。
三元催化器里一吨能提炼多少钯金?
一般原车配的三元催化器含贵金属1-3克左右,每公斤催化器粉末可以提炼铂金5克左右。铑金、钯金含量比铂金少一点。现在一克铂金、铑金、钯金价格都是很好的,提炼出来的纯度高的话那么收益就会更加多了。
1斤的三元催化器可以提炼到0.1到2.5克的贵金属,提炼的多少主要是看回收到的三元催化器的品质。如果三元催化器的品质较好或者是使用时间短,那么提炼出来的贵金属就比较多,如果三元催化器的品质较差或者使用时间久,那么提炼出来的贵金属就比较少。
回收三元催化器的价格就是根据品质来决定的,如果品质差一点就几百块钱,如果品质好一点就上千块钱。
三元催化器是汽车上用来净化汽车尾气的一种装置,之所以叫三元催化器,是因为含有铂、铑、钯三种贵金属,故称之为三元。
它在汽车上的作用主要是将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以及水,以达到净化的结果可以净化90%以上的有害物质。
三元催化器一般由壳体、减震层、载体和催化剂涂层4部分组成。其中催化剂涂层的材料中会使用铂、铑、钯等稀有金属,和包括铈、镧在内的稀土金属。
在尾气净化过程中,铂和钯主要起催化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作用,而铑主要起催化氮氧化物的作用,陶瓷基体呈蜂窝状,可以大大增加三元催化器的催化反应面积
异酯工艺流程?
1. 羰化法
羰化法于1963年由美国氰胺公司(ACC)首先提出。羰化法又可分为一步和二步合成法。
1)一步合成法:一步法是异氰酸酯合成方法中最短的工艺路线。由硝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反应,直接生成异氰酸酯。
一步法须在较高压力和温度下操作。为了保证一氧化碳对硝基化合物有足够高的反应比例,通常反应必须在19.6~29.4MPa加压下进行,也可采用更高的压力,反应温度为190~200℃。从发表的专利及论文来看,主催化剂大部分采用贵金属Pd或Rh效果较好。其中氯化钯与吡啶等芳杂环氮化物的混合物或络合物中添加一些金属氧化物为助催化剂时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并可大幅度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而使用镍或钴为催化剂时活性较低。此法反应条件苛刻,最大的困难是催化剂活性低,并且使用大量难回收的贵金属,因此到目前为止尚停留在小试开发阶段。
2)二步合成法:1962年ICI公司首先发表了二步法,经10年的深入研究至1972年才得到较大的发展。二步法是以含氮化合物和CO为原料,在醇类存在下进行
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第二步热分解得异氰酸酯和醇,醇可循环使用。二步合成法制备异氰酸酯,是近年来报道比较多的一种非光气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制备烷基、芳基、芳烷基单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方法。该反应在有催化剂或无催化剂、有溶剂或无溶剂存在下都可以进行,但为了提高收率和选择性,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和溶剂更为有利。用于这一反应的催化剂,有铜、锌、硼、钛、钒、铬元素的碳化物及氮化物,锑、铋等元素及其氧化物、硫化物或盐类,五氯化磷、氯化亚砜、硼及其氧化物,季铵盐、有机砷、有机锑等。选用溶剂时,要注意溶剂的沸点应高于所生成的烷醇(或酚)的沸点,低于所生成的异氰酸酯的沸点,最好相差50~70℃,以便于副产物———烷醇或酚及时被溶剂带出,并且易于分离;溶剂应不能与异氰酸酯产物起反应。可用作溶剂或热载体的化合物有脂肪族、芳香族的烃类、酮类、醚类、酯类、砜类等。
2. 氨基甲酸酯阴离子脱水法
该方法用CO2作为光气的替代物。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可通过向伯胺与1~4当量的有机碱(例如Et3N,N-环己-N′,N′,N″,N″-四乙基胍等)溶液中加入CO2(101.3kPa)来制备。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1当量的含磷亲电试剂(POCl3、PCl3、P4O10),可发生脱水放热反应,获得高收率与选择性的异氰酸酯,同时生成了相应的盐。尽管该过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温和条件下生产异氰酸酯的路线,却有大量的废盐生成。其研究方向是在保证同样高的选择性和异氰酸酯的收率前提下,应用非卤试剂,以便尽可能少或不生成废盐。该路线包括了线性酸酐水解得单三乙铵盐,接着用NaOH或Ca(OH)2中和释放三乙胺得到邻磺基苯甲酸钠盐。该盐通过硫酸(或通过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用硫酸等强酸)质子化转化为自由酸,自由酸然后热脱水得到邻磺基苯甲酸酐。
3. 异氰酸酯的新制法
(1) 最近工业上有一个制造甲基异氰酸酯的新方法,它是甲基甲酰胺在Pd、Pt等催化剂存在下,选用如苯、二甲苯或甲苯等疏质子溶剂,于50~300℃脱氢而得。
(2) 杜邦公司报道过一氧化碳与甲胺反应制异氰酸酯的情况。此过程目前尚在继续研究,副产较多。催化剂还在改进中。(3) 卤仿β-消去法是1999年提出的一种绿色新工艺。
三卤甲基基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应速率。三溴代乙酰胺于室温下,就可进行溴仿β-消去;三氯代乙酰胺的氯仿消去则需要加热至80℃数小时;对于三氟乙酰胺加热至120℃两天仍没有反应发生。反应所需的三氯或三溴代乙酰胺可通过胺与三氯代或三溴代乙酰基氯化物制得。使用这些乙酰基试剂明显的有利之处是价格合理、三卤代乙酰胺收率高(80%~90%),并能长期储存。该反应过程尚在研究中。
氧化钯什么颜色?
氧化钯,别名氧化钯(II)单水合物,淡黄色-暗褐色粉末,在空气中干燥,水分为1%~15%,大约与氧化钯(II)一水合物的计算值12.9%一致,加热会慢慢失去水,变为无水合物前在500~600℃释放氧开始分解。刚沉淀的氢氧化钯活性较强,能被酸溶解。干燥的氢氧化钯不易溶解,与氯化铵水溶液一起加热会产生氨气。遇甲酸、甲醛等会还原成金属,工业上常用作催化剂,如氢氧化钯/碳催化剂。

评论